×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5年, 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论著
国际期刊连线
神经放射学
腹部放射学
国际期刊连线
放射技术学
放射治疗学
放射技术学
胸部放射学
病例分析?专家点评
心血管放射学
全选
|
论著
Select
论著
骨质疏松症1H-MRS脂肪分数定量研究:Meta分析
张慈慈;沈思;汪飞;邱麟;刘斯润
2015, 38(5): 409-412.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L050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1H-MRS相对定量指标脂肪分数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关系,探索脂肪分数能否如骨密度一样成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指标。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
1
H-MRS评价骨质疏松的中英文文献,提取文献中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的相对定量指标(脂肪分数),以及脂肪分数与骨密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采用review manager 5. 0统计学软件对纳入文献的脂肪分数进行Meta分析,获得汇总加权均数差(WMD)及95%
CI
;并对脂肪分数与骨密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9篇文献(英文7篇,中文2篇),共499例病人(正常组210例,骨质疏松组2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脂肪分数高于正常组,汇总WMD 为9.25(95%
CI
:6.95~11.56);通过合并Pearson相关系数
r
分析,脂肪分数与骨密度呈负相关(-0.59,95%
CI
:-0.76~-0.42)。
结论
1
H-MRS测量的脂肪分数在评价骨质疏松症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双能X线吸收法的补充检查。其能否像骨密度一样成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指标,可行性及准确性需要更多的研究。
国际期刊连线
Select
国际期刊连线
Radiology科学论著摘要(2015年7月、8月杂志)
叶兆祥
2015, 38(5): 468-486.
可视化
收藏
神经放射学
Select
神经放射学
ASPECT评分的临床应用进展
金灿;王苇
2015, 38(5): 418-422.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1
可视化
收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是一种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性改变的简单、可靠、系统化方法,有助于预测溶栓效果和远期预后。CTA及多模态CT/MRI和后循环ASPECTS评分拓展了ASPECTS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病情判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ASPECTS的方法、可靠性、不同模式及其在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Select
神经放射学
磁共振扩散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赵细辉;陈昆涛
2015, 38(5): 423-426.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2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脊髓MR成像常规检查是诊断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受损伤脊髓形态及信号改变,以此明确疾病,但是当MRI常规检查出现信号改变时往往提示脊髓损伤严重,并非病变的早期,使得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对DWI及SWI在急慢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腹部放射学
Select
腹部放射学
胎儿腹部MRI诊断进展
丁立;伍兵
2015, 38(5): 434-437.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5
可视化
收藏
MRI技术用于腹部成像,有许多特殊序列可以帮助完善诊断,对于胃肠道梗阻、肝胆系统占位病变及泌尿系统异常的诊断均优于超声。随着胎儿腹部MRI诊断逐渐转向功能性研究,其在羊水偏少时更能发挥作用。MRI有望在未来用于评价胎儿腹部系统生理功能,对优生优育的作用更大。
Select
腹部放射学
血吸虫性肝病MRI研究进展
张洪;孟令平
2015, 38(5): 438-441.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6
可视化
收藏
血吸虫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晚期可并发肝功能障碍及肝癌。因此早期发现和确诊血吸虫肝病,对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变程度和病情发展及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作用。MR成像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常规MRI、动态对比增强MRI及功能MRI在血吸虫肝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国际期刊连线
Select
国际期刊连线
European Radiology科学论著摘要(2015年7月、8月杂志)
叶兆祥
2015, 38(5): 487-510.
可视化
收藏
放射技术学
Select
放射技术学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结合最新配准算法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孟杰;柴超;夏爽
2015, 38(5): 450-454.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9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结合李代数微分同胚配准算法(VBM-DARTEL),其与传统及优化VBM相比更先进,对全脑结构改变的显示也更加敏感及精确。该技术对于多种疾病新病灶的检出已见报道,可进一步促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故VBM-DARTEL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既往VBM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对其结合DARTEL配准算法的新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放射治疗学
Select
放射治疗学
再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应用
王境生;李丰彤;董洋;庄洪卿;宋勇春;袁智勇
2015, 38(5): 442-445.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7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经放射治疗或者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后,局部复发经常出现,但局部再程放疗仅适用于少数病人,因其会引起潜在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对大体积的肿瘤进行再程放疗时。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复发的椎体转移瘤、头颈部肿瘤、盆腔肿瘤进行再程放疗,不仅能够提高局部控制率并减轻症状,同时还能够减少正常组织不良反应。SBRT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建议将SBRT作为控制局部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
放射技术学
Select
放射技术学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曾艳;钱银锋
2015, 38(5): 446-449.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8
可视化
收藏
动脉自旋标记(ASL) 是一种以动脉血内可自由扩散的水质子为内源性示踪剂的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定量测量局部微血管的灌注,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明确的客观依据。与传统注射对比剂的MR灌注成像方法相比,其不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可降低成本,并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可重复性等优点,因而有较强的临床应用潜力。就ASL的原理、分类、临床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Select
放射技术学
MR分子探针与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
赵阳;彭景;张雪宁
2015, 38(5): 455-460.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10
可视化
收藏
MR分子成像是在传统MR成像基础上引入相应的分子探针,从而将传统的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变为特异性分子成像,以同时获得被检对象的解剖及生物学信息。MR分子成像的出现为基础研究、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和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分子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内容。针对MR分子成像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MR分子探针及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对MR分子成像的新方法及最新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从而为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胸部放射学
Select
胸部放射学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
邓小丽;王绍武;张丽娜
2015, 38(5): 431-43;4.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4
可视化
收藏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是一种乳腺良性间质增生性病变,临床上多见于绝经前女性,因单发少见,常与其他乳腺疾病并发而易被漏诊或误诊,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其在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高密度肿块,不伴钙化;超声影像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MR 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影像上不强化的裂隙样结构为其较特征性表现,动态增强曲线多呈Ⅰ型,ADC值在良性范围内。在组织病理学方面,其特征性组织学改变为结节状或弥漫性增生的胶原纤维间穿插复杂、不规则、相互吻合的裂隙状假血管腔。局部肿块切除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术后预后较好,暂无恶变和转移的报道。就PASH临床、病理、影像及治疗方面的现状予以综述。
病例分析?专家点评
Select
病例分析?专家点评
成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浅析
冯全志;韩彤;雷静
2015, 38(5): 461-467.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L050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成人MELA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复习线粒体脑肌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肌肉病理活检证实的MELAS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和影像资料。
结果
病人均为卒中样起病伴癫痫发作。影像检查提示:①不对称累及颞顶枕叶的“脑梗死”样病灶:CT示片状低密度影,MRI示片状稍长T
1
稍长T
2
信号,FLAIR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稍低信号;②病变同时累及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供血区;③MR血管成像(MRA)未见相应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④灌注加权成像(PWI)显示病变区异常高灌注;⑤磁共振波谱成像(MRS,TE=135 ms)示病灶区明显倒置的乳酸峰。实验室检查示血和脑脊液中乳酸含量明显升高。肌肉活检(改良Gomori Trichrome 染色,MGT)示细胞内散在破碎红纤维。2例均确诊为MELAS综合征。基因检测线粒体DNA(mt DNA) A3243G点突变情况,病例1呈阴性,病例2呈阳性。病例1的病人于首次发病1年后复发,新发病灶向颞极迁移,原发病灶累及脑区萎缩。
结论
MELAS综合征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多模态MRI检查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最终确诊依赖于肌肉病理组织学检查。
心血管放射学
Select
心血管放射学
多层螺旋CT评估左心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张建东;柏根基
2015, 38(5): 427-430.
https://doi.org/10.3874/j.issn.1674-1897.2015.05.Z0503
可视化
收藏
左心室功能评估对心脏疾病的诊断、风险分层、治疗及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心脏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成像技术,目前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也能获取左心室容积和功能方面的信息。64层及以上的多层螺旋CT(MSCT)可一站式评价冠状动脉和左心室功能,无需对比剂和辐射的重复暴露,心功能分析结果可重复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