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胸部放射学
  • 胸部放射学
    张薇薇;许乙凯
    【摘要】 对于乳腺癌的检出,乳腺MR成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的检查方式。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可以通过Ktrans、kep、ve等多种参数的应用,量化评价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和血流量。其较半定量分析能更为准确、客观地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及评价治疗疗效。就应用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乳腺癌的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胸部放射学
    刘连荣;丁仁厚;范勇;王恺;冯爽
    【摘要】 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极易漏诊或误诊,常因延误治疗而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受累支气管的局部征象及肺部病变,是纤维支气管镜的有力补充。就EBTB的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论著
    王倩;夏光辉;马霄红;赵心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国外CT低剂量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PubMed为搜索引擎,Medline为数据源,检索02-11年的CT低剂量的相关文献,并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对CT低剂量相关的文献从年代、作者、机构、期刊、国家、主题6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2-11年间Medline中共收录CT低剂量方面的文献为6433篇,美国发文量为3165篇,占总文献量的49.2%,我国发文量为112篇,占1.4%;发表一篇文献的作者为3664人,占80.42%。此领域的高产作家为发表文献4篇以上的作家。9种在国际放射学领域拥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是CT低剂量相关的核心期刊。按国家区域划分,美国是开展CT低剂量研究的核心力量区。 十年间CT低剂量研究的文献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升。 结论 十年间CT低剂量的研究大量开展并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核心作者队伍也正在形成,CT低剂量研究以初具规模.CT低剂量研究是涉及医学、工学、数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只有广泛合作才有助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 腹部放射学
  • 腹部放射学
    钟小梅;梁长虹
    【摘要】 IgG4相关性疾病是最近认知的以血清IgG4升高及IgG4+浆细胞广泛浸润多器官或组织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常累及腹部器官组织,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最常见,某些器官组织受累时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该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 神经放射学
  • 神经放射学
    关祥祯;张雪宁
    【摘要】 伽玛刀作为恶性脑肿瘤的主要辅助疗法之一,磁共振波谱(MRS)在评价伽玛刀治疗效用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MRS有助于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原发脑肿瘤与转移瘤的鉴别,对肿瘤的分型和分级具有重要意义。MRS可以反映肿瘤在增殖和代谢方面的细微变化,同时可以根据病灶内肿瘤细胞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对放疗敏感性的差异来确定更精确的治疗靶区。MRS可对伽玛刀治疗后的病变早期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可进一步提示预后。MRS亦能对伽玛刀术后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进行鉴别。
  • 神经放射学
    张泉;张云亭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夜间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断化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并危及生命的睡眠疾病。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成像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SAHS病人存在显著的脑结构、代谢和功能异常,从而为深入了解OSAHS神经认知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综述了神经影像学技术在揭示OSAHS相关脑改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 神经放射学
    黄亮;翟昭华
    【摘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最常见的危急病之一,准确及时地诊断十分必要。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MRI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其对SAH诊断的敏感性不断增加,但对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的早期确诊仍是影像学检查的一个挑战。简述CT与MRI各序列的成像原理,对比了CT和MRI对急性、亚急性、慢性SAH诊断的敏感性,并总结SAH在CT和MRI影像表现上的各种假阳性情况。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探讨最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海外见闻
  • 海外见闻
    靳二虎;刘宇
    【摘要】 介绍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生物物理系和弗里德医院放射科在科学研究、临床工作以及继续教育方面的一些情况。重点描述了科研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放射科医师繁忙的日常工作。简要比较了美中两国医疗单位的放射科在影像检查、诊断模式和服务病人方面的异同。
  • 骨肌放射学
  • 骨肌放射学
    王旭;刘斌
    【摘要】 痛风性关节炎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是目前诊断痛风的重要依据,并且正逐渐成为无创性诊断痛风的热门研究方向。早期用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普通X线平片,随着双能量CT等高端影像设备的出现及应用,其对痛风更准确、更敏感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日益为临床所关注。就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各自技术优势和限度予以综述。
  • 论著
  • 论著
    王凯;孙业全;王丽英;葛成林;张建平;孔德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氩氦刀)靶向冷冻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将31例手术后病理切片或肺穿刺活检证实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进行过放化疗,间隔4周以上。15例治疗组病人经氩氦刀冷冻消融肿瘤,随后在瘤体内注入131I-chTNT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的72 h行SPECT/CT扫描,观察131I在体内的浓聚及分布。16例对照组病人,行全身化疗2个疗程。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后4周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复查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R)7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为33.33%(5/15)。对照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无变化(NR)4例,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为12.5%(2/16)。结果显示两组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合了靶向治疗和放射免疫治疗的优点,其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 骨肌放射学
  • 骨肌放射学
    张宇;杨海山
    【摘要】 棒球运动中投手的投掷动作常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损伤,棒球投掷运动造成的肩关节损伤主要有肩袖撕裂、肱二头肌腱病变、肩关节不稳、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和内部撞击综合征。结合肩关节稳定结构及其在棒球运动中的特点,对不同类型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综合评述肩关节损伤常见病变特征及MRI表现。
  • 骨肌放射学
    王植;孟祥虹;王林森
    【摘要】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尺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月骨及三角骨发生慢性撞击而引起腕部尺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尺骨撞击综合征是腕部尺侧疼痛的主要原因,MRI平扫及MRI关节成像检查可早期诊断该病,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影像学帮助。
  • 放射技术学
  • 放射技术学
    贺鸣凤;王云华
    【摘要】 碘禁忌证限制了增强CT扫描与X线血管成像在一些病人的使用。钆剂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物逐渐用于碘禁忌病人的主动脉、肺动脉、肝动脉、颈动脉和颅内血管成像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扩宽了影像检查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钆剂作为对碘剂过敏病人或其他不宜应用碘剂进行增强CT或血管成像病人的碘剂替代品,对其原理、技术要求、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论著
  • 论著
    于宝江;曹立福;骈文婷;郭健;宋伟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腕骨脱位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两者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以提高对腕骨脱位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资料与方法 对2006年8月—2009年11月共21例腕骨脱位病人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容积再现(VR)三维重组和多平面重组(MP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9~45岁,平均(31±7)岁。腕骨脱位位于左侧14例,右侧7例。结果 月骨脱位8例;月骨周围型脱位13例,其中,单纯月骨周围型脱位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4例,经舟状骨、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1例,经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3例,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性脱位2例。在伴有其他腕骨骨折的病例中,桡骨茎突及舟骨骨折于X线平片均得到确诊,而3例合并三角骨骨折的病例在X线平片上或不能显示骨折,或显示骨折片但不能确定具体部位。运用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组后均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X线平片对于腕骨脱位大多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当合并腕骨骨折,特别是细微骨折时,漏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的MPR、VR技术可全面、准确地显示腕骨脱位及合并骨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国际期刊连线
  • 国际期刊连线
    刘筠
    2012, 35(3): 268-287.
  • 胸部放射学
  • 胸部放射学
    唐春香;张龙江;卢光明
    【摘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导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CTEPH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可因延误诊治导致病人最终死亡。因而,加强对CTEPH的诊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发现和提示CTEPH,就CTEPH在CT方面的诊断价值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 国际期刊连线
  • 国际期刊连线
    刘筠
    2012, 35(3): 288-306.